亲爱的同学们:
柳柳
2022年1月
《汉字小讲堂》第五期——“陋”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汉字,是一个中国人永远不可避免的平淡却深邃的符号。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汉字对于中国人而言早已不再是简单的象形符号,更是是融汇于血脉的民族表达方式,是文化自信的源泉。今天我们对汉字追根溯源,便是在提升文学素养以加强表达和运用的同时,在探索中坚定文化自信。
当时柳柳把我们拉到群里要做汉字小讲堂的时候我既是兴奋又是迷茫,带着对于这种“本源研究”的高级感的向往,以及不知道汉字该怎么讲的迷茫,我捧着手中刚刚买到的汉字树以及家里的两本字典开始着手准备。刚开始前几讲讲的是耳刀旁,所以在汉字树中翻找时,我特意想寻找耳刀旁的字来进行讲解,陋这个字既能体现出汉字的象形性又与历史相关,于是敲定了这个选题。
首先上网查找陋字的字义,从字形理解字义是研究汉字的常用方式,陋字中丙字的部分实际上是灶台的形状,而住在灶台旁边的人则多是处境凄惨而困窘,这也就是从字形理解陋字的本意。然后是翻找字典查释义,比如偏僻,简陋,认识浅薄等等,并且把这些意思结合古文加入幻灯片中。最后讲到《陋室铭》——“心中不陋,陋室何陋”的认识让我意识到,这个小讲堂绝不是简单介绍汉字,而是探究的一种深邃的文化,汉字这一伟大的象形符号恰似一捧清泉洗涤着我的灵魂和认知。研究本源方能更好的传承运用,汉字如此,一切皆是如此。即使岁月失语,汉字的灵魂却可万古如新,汉字自当成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如此精妙,如此大气,何其深邃,何其神圣!
在时代的洪流中,当我们终于决定停下脚步,再一次回望汉字,再一次追溯这陪伴了中华文化数千年的方块字,再一次追溯他们的本源,在这场无止境的探索中,搭建起的不仅是个人同历史文化交流的桥梁,更是时代同传统之间的共振。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MxMTk5MA==&mid=2650586530&idx=1&sn=4df4e272243f381b301dd91386b429dc&chksm=bebf6cbb89c8e5add4188815f53bb99329bbefc3d67cc6c1461ed74bcb97a07734b805890fc4&token=405725883&lang=zh_CN#
来源:科研室
作者:柳金红、王一彤
版面:刘昊
审核:徐连红
亲爱的同学们:
柳柳
202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