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
柳柳
2022年1月
《汉字小讲堂》第六期——“辶”
汉字作为中国的古老文化,源远流长且与我们形影不离。它像一幅幅图画(象形文字,形意文字,意音文字,大量的偏旁表义),瞬间就能引发联想,甚至诱发情感,使人的认识迅速发生变化。历史上很多饱学之士借助文字把名言警句传承给我们,鞭策着我们向着更光明的方向前进,使我们知道了人生的意义,也让我们在迷茫的时候,得到提示和帮助,同时这些文字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让我们阅字知史,以史为鉴。作为一个典型的“理科直男”被《汉字小讲堂》的堂主Boss罗找上门来,这令我“受宠若惊”,在学习了几堂汉字小讲堂之后总算有了点眉目,计划从自己的名字偏旁下手。首先选择了建字底“廴”,原以为这个建字底“廴”应该和走之“辶”是同源,但在网上的搜索结果却颠覆了我的认知。
继续查阅有关“说文解字”的古籍与文献,发现走之即“辵”的内容更丰富,也更让我感兴趣,于是我决定选择“辵”字作为我的小讲堂内容。我在查阅的资料中进行筛选与归纳,找到了“辵”字的含义变化和演变过程。
其中在列举《公羊传》的例子时还碰到了一个疑问,理解到“辵阶而走”是发生在赵盾逃跑的时候,逃跑不应该是忽走忽停或步履踌躇的跑,我看译文翻译为三步两步跳下台阶逃走,也就是用了”不按阶次急走而下”的意思。我又找到陆德明释文:“躇,一本作辵。”有台阶,但是不拾阶而下,形容太过紧急顾不得沿阶而走。这说明有些释义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理解,我们也要仔细揣摩,辨别正误。回想起来自己以前语文总是死记硬背确实是徒劳无功。
从《汉字小讲堂》的准备到制作,柳柳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的热情帮助令小视频更加地perfet!不断打磨的过程中也让我真正领悟到汉字从形态到内涵不仅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而且是一种形象生动,有社会文化背景、生命意识、民族思想、生活智慧的文化元素,想必也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希望通过《汉字小讲堂》激发大家探索汉字渊源的兴趣,让我们一起走进汉字的文化宝库,走进汉字的奇妙世界,领悟中国汉字的神奇智慧!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MxMTk5MA==&mid=2650586653&idx=1&sn=7a7292880e9a6f789c4de3270b10e036&chksm=bebf6f0489c8e612dd2eae3c60872de939a16eeaaf96141849762183d09b5d0b1a5cc974a917&token=405725883&lang=zh_CN#rd
来源:科研室
版面:刘昊
审核:徐连红
亲爱的同学们:
柳柳
2022年1月